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新加坡的生活紀事--住篇-1


找房子的過程之ㄧ

從決定要來這個國家工作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從書上與網路上對新加坡做基礎的了解。不過,實際的生活還是比書上講的深刻、有趣多了。

就從住開始講起吧。

早在來之前就知道新加坡有80%都住在組屋(也就是國宅啦)中,他們的國家政策是居者有其屋的,也因此大多數人都負擔的起房子的購買,這點台灣可得多學著點呢!而也的確他們的組屋真的不算貴,雖然只是買九十九年地上權而已。

在來新加坡前,我就設定要分租組屋的『一個房間』,預算有限嘛!不要小看一個房間的租金,要台幣一兩萬呢。所以當時是先在新加坡的房仲網找房仲經紀人幫我找,當然要先把條件講清楚,請他們找幾個案子讓我一飛到新加坡就可以看。而我十一月二十四日飛到,二十五日就去看房子,當天就決定了。夠神速吧!?其實是不想花錢住飯店啦,一個晚上三千多塊台幣,房間又小到不行的,還是趕快搬進租房比較實在。

看房子真是有趣的經驗。我總共找了兩個房仲,各帶三個案子。下午的小姐有個 Partner(好像這裡的房仲都是兩人一組的,可能還是安全點吧)是個印度人。他們帶我看的案子剛好是三種人種的屋主,分別是馬來人、印度人(其實就是房仲小姐的 Partner 他家,真有點誇張),最後是個華人。

馬來人的屋子很大也很乾淨,是一對老夫婦的家,充滿異國風味。房間很大也很通風,視野又好,只是房間內啥都沒有,再加上窗戶打開正對一個廟(房仲小姐還不識趣的說了句:『你應該不信風水吧』,本來沒事,後來反而覺得怪怪的)。屋主是回教徒,怕禁忌較多我又不熟悉,再加上老太太看來有點不和善,所以不是很喜歡。

第二個案子就是那位印度朋友的家囉。他的家其實很不錯,又大又乾淨,只有他們夫婦加上一個跟我女兒一樣大的小朋友,算是單純的。房間也很大,窗外視野也不錯,最好的是還有傭人會幫你打掃,著實讓我的懶蟲騷動了一下。缺點是一進門就聞到一股印度人特有的味道,再加上我去時剛好有屋主的朋友來訪,他們坐在客廳中(客廳真是金碧輝煌啊,還有張金碧輝煌的盪鞦韆,後來才知道是印度進口,足足重120公斤呢),電視中放的是『寶來塢』的電影,傳來陣陣的印度音樂(嗩吶聲不得不讓我想到弄蛇人,身體不由得有扭曲的衝動),實在有點讓我吃不消。

第三個華人家庭房間較小又較舊,本來就不是很喜歡,最重要的是廁所竟然是蹲式的,且很髒亂,所以完全不考慮。

看完下午這三間,其實心情是很不好的,覺得難道就要這樣決定住的地方嗎?不過也讓我更確定要找華人的住宅,畢竟生活習慣較接近,我也不用去考慮回教徒不吃豬肉、印度人不吃牛肉(天啊,我是這麼愛吃牛肉的人)這些可能引起糾紛的問題。

只能期待晚上的看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