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我對"台勞"海外打工新聞的看法

懶惰了將近一年沒寫新文章,最近這個所謂"台勞"的新聞終於讓我提起久違的"筆",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畢竟身為台勞一員的我應該有條件說點話吧!

首先,我想對新聞主角那個打工的大學生致敬,因為他能做別人不能,不敢,不願做的事,正正當當腳踏實地地賺錢沒什麼不對的,所以真的沒有必要覺得自己被別人檢視有什麼不妥,應該感到驕傲才是。那些造假或是新聞操作,相對而言都是枝微末節而已。許多批評者真的應該想想,換做你,你能嗎?你敢嗎?

反之,清大的反應倒是很令人莞爾一笑,何必急著撇清關係?這個年輕人哪裡不入你們的法眼了?還要要求道歉,未免太沒格局了吧。

政府官員的反應,可就讓人笑不太出來了。教育部,外交部急著說這些打工者是為了擴展視野,不是也不應該只為了賺錢而已云云,迴避了這篇新聞最早想反映的台灣產業與勞工困境,以及政府應該有的積極作為。畢竟台灣的勞工薪資在這十幾年下來幾乎沒有成長,頗有日本"失落世代"的味道。然而生活必須費用的膨脹在這段期間可是沒有停下來等的,可想而知,大家的錢一定就愈來愈薄了。大家看看自己的四周的年輕世代,我想大概沒有幾個人的起薪有我們當年的水準吧!!政府高官們,你們真的要了解,即使全台灣的人都認為"眾人皆差我獨好",你們也是最後可以講這句話的人。何況,台灣現在恐怕是"眾人皆好我獨差"的狀態吧。不要再講亞洲四小龍了,真的,人家已經不把我們放在眼裡了。大家真的要誠實的面對問題啊,尤其是政府官員們。

媒體的反應也令人搖頭。台灣的媒體之缺乏世界觀,我是真的到國外才深深的體會到。打開電視新聞,整節可以沒有一條國際新聞,這對台灣這樣一個高度依靠外貿的國家來說是不可思議且不可原諒的。像這次的新聞,媒體多把焦點放在國外的薪資比台灣高多少,或者辛苦培養的大學生竟去做"這樣的"工作等等(這樣的工作又怎麼了?)。這些報刊雜誌只是著重在報導現象,甚至試圖把背後複雜的原因簡單地歸咎於某個理由,有多少更深層的問題在其中,卻幾乎沒有媒體去深入討論。如果辦一份報紙只是為了獲利(或者唯恐天下不亂?!), 而沒有想要盡一點社會責任的話,這些人還是去賣水果或仙貝好了。

嚇~一篇小小的新聞竟讓我胡扯亂扯這麼多,結果我真正想跟大家分享的卻一句都還沒寫到。好吧~~讓我換一下心情,下篇在跟大家分享我在新加坡的經驗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