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原來組屋也有這樣漂亮的


今天是今年最後一天,老闆特地大發慈悲的讓大家提早下班。本想回家睡大覺後再看看晚上要不要去海邊看跨年秀(在Marina Bay),後來同事邀請我去他家吃晚飯,本來有點不好意思麻煩人家,但是想到可以看看人家新買的組屋,就厚著臉皮去了。

同事家是在油池(YEW TEE,又是閩南語的發音)捷運站附近,離我住的地方四個捷運站。這個地區聽說是比較新的組屋區,所以同事的組屋是還蠻新的,聽說格局也跟我住的舊組屋有所不同,所以我是充滿好奇的。

一出捷運站,就發現當地有很多很漂亮的condominium (私人公寓,非政府興建的組屋,通常有游泳池、健身房、網球場、Playground24小時警衛等公設),這種公寓雖然吸引人,可是價錢是貴到不行的,以現在的行情來說,至少七十萬新幣(新台幣壹千五百萬以上)是跑不掉的。不過這也是以外國人身分要買房子的唯一選擇,是不能買政府組屋(國宅)的。

同事因為有拿到永久居民身份(PR),所以他們在年初才買了這個組屋。還沒進門我就發現不同了,舊的組屋是有一條共同走道的,而每一戶客廳窗戶打開,是會被共同走道經過的人所看到的(有點像學校的教室)。他們的新組屋跟台灣一般的公寓大廈就比較像了,不會有沒有隱私的問題。而一進她們家我就呆了,這真是組屋嗎?充滿現代感的裝潢,地磚還是漂亮的石英磚,牆上有很漂亮的壁貼,浴室是乾溼分離的,廚房是落地玻璃窗隔開的還有輔助的琉理台,真的有如台灣公寓大樓的樣品屋一樣。原來組屋可以是這樣的呀(不好意思照人家家裡,所以沒辦法分享相片給大家看)。

最重要的是,它的地坪很大(大約33實坪,沒有所謂的公設),是四房式的(三房一廳),所以房間很大,且新加坡的組屋有一點非常好的,就是每個房間都有對外的窗戶,採光通風極佳。他們買的價格是38萬新幣(約八百七十萬台幣),以他們的薪水來看實在算是非常的便宜了。只是沒有PR,就是沒辦法買囉。其實,就算有PR,也不見得就能買到你喜歡的地段,得看那附近的PR買屋Quota是不是用完了。如果用完了,很抱歉,請等到有人搬走吧。新加坡政府管的也太多了吧!

不過,參觀了人家的新組屋後,終於讓我知道組屋除了便宜之外也是可以很漂亮的!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人其實還蠻容易滿足的---檳城之行

這兩天因公出差到馬來西亞的檳城(Penang),去參觀一個很先進的實驗室並學一點東西。這是第二次到檳城了。只是不過兩年多,我就從代表台灣的公司變成代表新加坡的公司,真是人事已非啊。
檳城其實是個很大的城市(好像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大城),位在馬來西亞的西北方,從新加坡坐飛機不過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實驗室派了一個熱情的馬來大叔來接我們,沿路上一直介紹景點讓我們知道。不過其實行程蠻緊的,沒有什麼可能去看看就是。
檳城還是有相當的華人色彩,包括一些傳統的店屋,都還是閩式的風格,街上也都看得到中文字的招牌。不過我個人覺得新加坡的華人色彩還是比較濃,可能是檳城的馬來人還是較多吧。




整個工作其實蠻緊湊的,也學到不少東西開了眼界,只是兩天下來我跟新加坡同事被印尼來的同事搞到很火大,因為他一直說不清楚他要的資料是什麼,只是一直叫我們給他更”Detail”的東西,更糟糕的是不懂還是要裝懂,浪費大家的時間。最後我跟同事的結論是他根本希望我們幫他做他該做的事,真是※◎*#。

這次住的飯店很不錯,應該也是算五星級的,不過這幾年工作下來住過的五星級飯店也不算少了,這次卻非常有感覺,原因其實很好笑---我來新加坡一個月來第一次能洗熱水澡!!!當然狠狠的給他洗了二十分鐘,真是舒服啊~~~

人其實挺容易滿足的不是嗎?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聖誕節前的烏節路

烏節路(Orchard Road)應該是台灣人最熟知的新加坡景點之ㄧ吧,我卻直到近一個月後的今天才首次到訪。前兩天公司 Offsite Meeting在Shangri’la飯店,回程時經過烏節路有匆匆一瞥,只感到人潮洶湧,有許多的吊飾在路上。同事們說今年的烏節路很漂亮,推薦我一定要去看看,所以今天就特別繞去了(還真是算有點遠啊)。
坐公車到烏節路(搭捷運會繞一大圈,假日搭公車不會比較慢),一下車就看到整條路上的樹都分地段掛上了不同顏色的裝飾,兩旁則皆是百貨公司與Shopping Mall與滿坑滿谷的人潮,許多觀光客的相機都拍不停。第一個讓我覺得很有趣的是一間在路旁沒有店面的麥當勞,大家就在路邊的篷子裡吃,後來我發現這在烏節路周邊還算常見,是我少見多怪了。















週邊的商場一間比一間大,還有一家整棟的DFS免稅店,正在五十週年慶的特賣
目前這裡最受矚目的就是這間Ion Orchard。裡面很漂亮,也都是超高檔的名牌,像PRADALVCartierCD等等,都把他們在新加坡的旗艦店開在裡面。這些旗艦店真的是超級大間的,在台灣從來沒看過一個名品的店這麼大。後來發現了一個PRADA的牆面廣告,照了一張各式各樣的小熊,很可愛的喔。















不過,最讓我高興的是在義安城(Ngee Ann City,其實是Takashimaya百貨)三樓看到了一家超大的紀伊國屋書店,有好多的繁體中文書喔。當下就買了兩本,以後就不會沒有書可以打發時間了(不過書應該也比台灣貴三成)。












慢慢的華燈初上,一切的風情又變了,整個烏節路像是由流蘇般的燈光所組成。各家百貨商場爭奇鬥豔,有穿著古裝的人遊行、有唱詩般在唱耶誕歌曲、也有的請了Band在唱歌等等,真的很豐富。當然,各家的聖誕樹也爭奇鬥艷,我還找到一個用金沙巧克力做的超大聖誕樹。








不過,讓我這個不喜歡逛街的人在此時此刻在這個購物天堂,恐怕是有點暴殄天物吧。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新加坡 VS 台灣

在來新加坡之前,跟一些認識的朋友客戶講到要來這裡工作,我最常聽到的通常是:『好好喔~~~新加坡耶』,十個有九個半是這樣的反應。其實這很有趣。

我也多次問自己,為何要來這裡?

台灣人對新加坡的印象大體上是:很乾淨整齊、人民很守法、不能嚼口香糖、非常先進、經濟成長很好、嚴刑峻法、鞭刑很殘忍、花園城市、社會福利很好、購物天堂、超小的國家、多元的種族、不是一個民主國家,大概不外乎這些吧。這些看法都對,但也都很片面。

你是怎麼想的呢?
換作台灣,你又是怎麼想的呢?

其實新加坡跟各位印象中的新加坡,至少在我這兩個禮拜看來是有很多的不一樣的。首先,它並不那麼的乾淨、人民也沒有那麼的守法(隨便穿越馬路等的小奸小惡隨處可見,我曾經以為這是不會發生的)、社會一樣有許多人在底層Struggle的過每一天、貧富差距極大,甚至超過台灣很多、許多地方看起來比台北還要亂、等公車不排隊,上了公車又不往後走(我心裡是想起我學生時代的台北)、醫療足以讓你破產、餐廳服務生或是櫃檯的態度不佳、在捷運上很多人大聲講手機等等,雖然這都是些小事情,但真的並非如大家所想的那麼好的。而我覺得,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近年來開放的外來人口太多,帶來的外國文化(中國人、印度人、印尼人、馬來人等)其實還是逐漸在侵蝕新加坡原來據有的一些好的習慣與生活態度(但也帶來一些好的部份)。

但它也的確有許多美好之處,這麼小的城市國家,卻有不成比例的綠地遮蔽率(想想台北市,真的應該汗顏,台北市內人口數還不如新加坡人多呢),此點讓我在一年半前初次到這個國家時驚詫不已;而新加坡人對於生活安全性的自信心也讓我印象深刻(嚴刑峻法下的成果,卻保障了好人的生活!?);再加上他們對新加坡教育制度的推崇(雖然是偏填鴨精英式教育)更是可以看到他們的驕傲,讓一路看到台灣在教改路途上的跌跌撞撞的我感慨不已;更遑論他們似乎永遠顯著的經濟成長了,卻又不像台灣,他們並沒有建立在人民高失業率的謊言中。我想,差別的來源,還是在於政府的所作所為吧。新加坡政府的高效率與廉能,恐怕是台灣競爭力輸一大截的主因啊,畢竟人家對國家的長遠規劃與執行力,是我們的政府望塵莫及的。台灣的政府永遠只是在放放煙火這樣的短期效益政策中虛擲光陰、浪費公帑而已,沒有認真的想未來台灣要怎麼走。就這麼空轉、內耗。

不過台灣還是有很多優於新加坡的地方的。
現在台灣的人在守法與環境整潔等方面我認為有長足的進步,而尤甚者,台灣服務業的態度與創新能力我也認為是極具競爭力的;而台灣的民主更是新加坡人引為楷模的(他們都稱我們是華人世界的民主典範),還有--台灣的生活娛樂山水景觀比較起來可是精采太多了。所以台灣真的真的不要妄自菲薄啊。

新加坡的好與不好,我也還在看。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意外的景點-2

再多讓大家看幾張金沙飯店頂樓的照片吧。其實他還有很多部分還在建,所以想來看完整版的人可能過一陣子在來吧。

下到地下室,當然要去看看它的賭場了。新加坡政府為了不讓本國人(公民與永久居留權的人)沉迷賭博,針對自己人要收100新幣的入場費,反倒外國人不用,想想這個政策如果在台灣,政府八成會被罵翻吧。

賭場附近都是超高檔的珠寶精品店,大多數都是我沒看過的品牌,雖然我是品牌白痴,也知道這些東西的價位一定高不可攀,反正就是要那些一夕致富的人來消費啦。其實這個 Mall 設計的真的很棒,我覺得喜歡高檔品牌物品的人真的可以考慮來逛逛-記得帶多點信用卡就是了。

離開金沙飯店,走到有名的那條連接的旋轉人行步道,心理不由得想著這樣的地方,是不是離現實太遠了呢?

意外的景點-1

Shopping Mall之旅還在進行中時,赫然發現新加坡的大摩天輪就在附近,擇期不如撞日,就往那個方向去吧。
它也像美麗華一樣,是設計在一幢大樓裡。走近Singapore Flyer,才發現它真的超大的,我的手機根本照不下來,看了資料,它的高度可有165m啊,都有五十層樓高了,而且它的車廂比一般的大很多,容量可達二十幾人,可以在裡面開個小Party了。旁邊剛好有個Demo的車廂,趕快照起來給大家看。





照不起來怎麼辦呢?只好繼續往遠處走,應該可以找到一個可以拍全景的地方吧。咦,走著走著,那不是金沙賭場飯店嗎?耳邊響起老婆大人的耳提面命說一定要進去看,於是就往那裡走去了。超熱的,快變人乾了。在走過去的過程中,果然就可以拍到摩天輪的全景了。






走近金沙飯店,由下往上看更覺得壯觀不已,但已迫不及待的走進去吹冷氣。










走進一樓大廳,充滿現代感的設計與明亮的採光,真不愧是國際級的觀光飯店。從側邊可以買票上去頂樓的船型Sky Park,一個人要二十新幣,跟台北101也差不多,坐上快速直達電梯,一下子就到了56樓。














出去一看,嘩,整個新加坡都在腳底耶,噴水的魚尾獅變的很小喔。










屋頂的花園還蠻漂亮的,只是很多地方都僅限住客參觀,包含它最有名的天際線上的泳池,真的很特別,看到很多泳客都趴在邊邊看下面,可惜沒辦法從那一頭體驗看看,應該挺可怕的吧,有小孩都哭了呢。









還有一些小的 SPA 池,也很特別喔。不過他們不會覺得一堆人在看他們游泳不太自在嗎?






看完了天上的,就準備去看看地下的吧。

逛 Shopping Mall-走到鐵腿

昨夜下了一陣大雨,根據幾天的經驗下來,今天肯定會是個好天氣。果然不錯,是個艷陽高照、藍天白雲的日子,不過好的有點過頭,氣溫直上33℃,真是熱斃了。

過幾天公司內部要辦Training活動,要求要穿橘色的衣服,因為沒有(男生很難有橘色的衣服吧),只得去買一件,設定為便宜的Polo衫吧。所以今天就動身去Shopping Mall吧,我也只有有目的才會去逛街的。

既然要逛,就換個地方逛吧,老是逛Jurong EastIMMHarbor FrontVivo City,今天就順便去看看另一個地鐵站附近吧-鎖定政府大廈(City Hall)捷運站,附近有很多的Shopping Mall。到了那兒,又是中午的時間了,想說到書上所提的一間有名的『文東記(Boon Tong Kee)海南雞飯』吃吃看好不好吃吧,那是在新達城(Suntec City Mall)的裡面。其實剛出捷運站,就是一家很漂亮的Shopping MallRaffles City,它的內部大廳採用天然採光,兩側則是一些名品店,應該對喜歡逛街買東西的人有不小的吸引力吧。不過,肚子太餓了,決定先到新達城去吃飯。

好不容易找到新達城,我也快熱斃了(後來才知原來地下有通道可以由捷運站通過來,真是冤啊)。繞來繞去,怎麼都找不到這家餐廳啊,我想可能搬了吧,我手頭上這本真的有點過時了。最後就隨便找了一家吃了。就是一般在百貨公司吃的那種東西,我想就不用照了吧!不過,再次證明這裏的食物真的是有夠鹹的啦,真懷疑新加坡人不會有腎臟的問題嗎?

新達城最有名的點就在於它是五座大樓環繞而成的Shopping Mall,地下室是連在一起的,其實我覺得賣場沒有很大。而五座大樓的中間則有一個很大的噴泉,叫做財富之泉(Fountain of Wealth)高大約五層樓,直徑應該至少有二十公尺,還蠻壯觀的啦,我去的時候正好在大噴發,不過來不及照相就結束了,剩下中間一個小小的噴泉。標示上是寫繞著噴泉走三圈,就會帶來財富喔,真的有很多人在繞耶,金錢誘惑真是無法擋啊。

另一個特色,就是在地下室也有一個錦鯉園的水池,設計的也很有特色,當然一定會看到一些小朋友吵著要餵魚的,商人也很厲害的在旁邊就設了小魚、魚缸、魚飼料等的賣店,小孩高興,父母可就得荷包失血囉。



而我也就在新達城的GIODANO 買了橘色Polo衫,完成我的主要逛街目的。不過當然不可能就這樣回去了。

接著我發現新達城的地下可以通往另一個Shopping MallMillenia Walk(美年廣場),不過,這個商場我倒是覺得沒什麼,但是也都是很多台灣沒看過的品牌賣店。我發現新加坡的賣場都很喜歡採用自然採光的建築設計,這點我是蠻喜歡的。

一出美年廣場,赫然發現新加坡摩天輪(Singapore Flyer)就在附近,當下就轉進那裡,進入了另一個我沒有計劃的意外遊程。這段旅程就待我下篇詳述吧。

繼續我的Shopping Mall之旅,美年廣場地下可以有通道直通一個地下賣場叫做City Link Mall(城聯廣場),這個廣場是新加坡最大的地下賣場,足足有七公里長,將附近的Shopping Mall全部串在一起,兩側則全市各式各樣的商家,讓我想起臺北車站的地下街,不過這裡的人氣可是超旺盛的喔。

又回到了捷運站,不過我的旅程還沒結束,我打算去他們的光華商場-福南科技與資訊廣場(Funan The IT Mall)看看,以備我未來買3C產品的需求。出捷運戰後沒多久就看到了,裡面也很大,的確賣了很多3C產品,不過我覺得價位並不便宜,這些東西似乎台灣還是比較便宜吧。

逛到這裡,腿也快斷了,算一算我一下午竟逛了如此多家的Shopping Mall,如果是個愛逛街買東西的人,恐怕會以為上了天堂吧!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也算台灣之光

新加坡(或者我應該說整個華人世界)其實是很瘋迷台灣的影歌星的。走在路上經過路旁的餐廳,播放的歌曲都是耳熟能詳的,像蔡依林、張韶涵、周杰倫、SHE等大咖就不用說了,連梁文音、范偉琪、梁靜茹(不過他應該算當地人吧?)、丁噹等歌手的歌很常常聽到。當地的華文電台放的也幾乎都是台灣歌手的歌,偶而點綴一些港星的。

而大陸來的同事與新加坡的客戶也都異口同聲的說台灣偶像劇多好多好,甚至因此讓他們對台灣有著非常美好的想像,讓我這個有點對偶像劇嗤之以鼻的人訝異到不行。新加坡客戶還不只一個跟我提到想去台灣工作,還一直問我親眼看過哪些明星,跟他們說我以前的公司旁邊就是電視台,是偶而會看到一些明星,他們都羨慕不已,想想還真有意思。不過看當地電視台在播民視八點檔那些超長連續劇都可以被他們接受了,比較優質的戲劇會受歡迎也不意外了。

看慣了台灣的重口味節目,真有點覺得當地的節目真是看不下去,不過人家的新聞節目真的有在探討政策的優劣的,不像台灣的新聞節目總是在追逐那些沒有營養的八卦。而新加坡人喜愛的體育活動,主要就是足球,所以電視幾乎只會轉播足球(連社區籃球場都被玩足球的小夥子佔據了),讓我這個運動迷悶到不行。

我想,在娛樂界的經營上,台灣在華人世界裡是充滿著軟實力的。政府真的應該做點事,好好經營這樣的優勢(像討厭的韓國人一樣),這是可能成為台灣具有超級競爭力的行業啊。別再把資源都投在電子業一項了。

也算是台灣之光吧!

牛車水之行

雖然沒有辦好EP,生活還是要過下去的

一出了EPSC,原先就計畫要到牛車水捷運站附近找旅行社問馬來西亞簽證的事(附近有比較多旅行社,新加坡人出國幾乎不需要辦簽證,所以並不是每一家旅行社都有這樣的服務),不過想想還沒吃早餐,肚子有點在咕咕叫了。正巧在往牛車水的路邊,看到一家很多人光顧的肉骨茶專賣店,想說就來吃吃看道地的肉骨茶是什麼味道。


進店後,叫了肉骨茶與一碗麵線,還蠻貴的耶,要七塊九,足足180元台幣啊。不過排骨煮的很透,很入味,軟骨也能咬碎。麵線也很好吃,只是湯頭真的鹹到不行,突然知道為什麼剛剛小姐要問我要不要叫茶了。可能這道南洋聖品,以往就是給一些勞力階級的人補充體力跟電解質的早餐吧。





再走了十分鐘,就到了牛車水地鐵站了。『牛車水』聽起來很怪,但它的英文可久很明白了-China Town。這裡是當年新加坡剛發展時華人的聚居地,好像因為當地人會趕牛拉車來載水,所以就叫做牛車水了。牛車水捷運站出口往寶塔街方向走(Pagoda Street)就是當地最著名的老街了,兩旁都是幾十年前的閩式建築,底下是商店,上頭是住家,也就是傳統的『店屋』建築。我到新加坡幾天來,第一次感覺到很多外國觀光客。


店屋中賣的都是些傳統中國人用的器具,如旗袍、茶壺、扇子、毛筆、字畫等,頗有在台灣的一些民俗村逛商店的味道,一看就知道是要吸引西方人的玩意兒。窄窄的巷弄,讓我想起一中街夜市旁的小巷。









寶塔街名字的由來,主要就是在街尾矗立的印度教馬里安曼興都廟(Sri Mariamman Temple),所具有的高塔狀大門。這個廟非常的漂亮,充滿各種亮麗的色彩與各種印度神衹的雕塑,進門得要脫掉鞋子,裡面也充滿了異國的風味與印度教的故事浮雕,只可惜在裡面照相得花三塊錢,想想還是省下來好了。















當然,提到牛車水,自然也不能忘了很有名的新加坡伴手禮-肉乾了。這裡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美珍香』的發源地。我照的則是當地另一家老店-林志源肉乾。不過,我是覺得太貴了啦。










走到這裡已經滿身是汗了,新加坡大中午的真的不適合在外面走動的。

領取工作證

唉,好好一個星期六,原想好好睡個覺,公司卻幫我安排去辦理領取工作證(Employee PassEP。不過不拿到也沒法做很多事,也只能就起身盥洗,在一般的上班時間往克拉碼頭(Clarke Quay)去。

坐捷運東西線到歐南園(Outram Park),轉東北線到克拉碼頭站下,下去的地方是個Shopping Mall(好像大多數的捷運站口都有Shopping Mall),過個馬路就到了辦EP的單位(EPSC),進去時先在門口機器刷一下之前預定單的條碼,進去後發現人很少,幾乎完全沒有等就輪到我(電視上會顯示輪到誰),隨便選一個櫃台,交上準備好的文件(護照、入境時的Embarkation card、照片一張、當初公司所申請的工作證申請准許In-Principle Approval Letter),然後按指紋,交上學歷證明(在台灣申請的大學與研究所的英文學曆證明),不到五分鐘就好了。正常情況下,應該可以馬上領取EP,不過我卻出了狀況-公司在我的Nationality部分填了Chinese,可是拿台灣護照的我,是應該填Taiwanese的。所以卡得重做,一個禮拜內再通知我去拿。天啊,我有很多事都在等這張卡啊,銀行開戶、辦信用卡還有馬來西亞的簽證,真的要抓狂了。看來有些工作得要重新安排了!

只能說誰叫我是公司第一個台灣來的人呢!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好天氣不出去走走都說不過去了之二-新加坡河口魚尾獅公園

到了下個捷運站萊佛士坊(Raffles Place)下車,一聽就知道這是要紀念當年英國的史丹福萊佛士首先登陸新加坡的地方。

出了捷運站,第一印象就是-好多高樓大廈。這裡是接近金融中心的地方,所以到處都是銀行總部之類的大樓,然後我在轉角的地方看到第一個有趣的東西是在中國人民銀行口的石獅子,很可愛吧,哪裡像獅子啊,根本是哈巴狗。

















然後再走一下,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 The Fullerton Hotel,這可是世界的百大飯店耶。





其實,附近有許多比較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例如維多利亞劇院(不過在整修中)與一些橋樑等,都有濃濃的殖民色彩。橋旁的兩岸都有一些唯妙唯肖的雕塑,像這些小貓咪,很可愛喔。









接著走下去,當視野豁然開朗時,映入眼簾的則是最近最紅的金沙賭場大樓,就是前陣子大家在嚮往的屋頂泳池所在的地方,真的是超壯觀的,不過部分的建物應該還沒完工喔,也許想來的人可以再晚一點再去玩。遠方還可以看到新加坡的摩天觀景輪(Singapore Flyer)呢。







繼續往前走,就可以看到新加坡最著名的地標,那隻噴水的魚尾獅了,超多觀光客在拍照的。而其實魚尾獅雕像就對著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Theatres on the Bay),這個建築也很有特色,超像榴槤的。

逛完後想到還得回去買點東西,且走的也有點累了,於是就搭上回程的捷運,回 Jurong East IMM 購物中心去買東西囉。

好天氣不出去走走都說不過去了之ㄧ-Maxwell Food Center

一早起來,天氣明顯與到新加坡這幾天完全不同,是個絕佳的好天氣,本來還懶懶的不想出去,想想都覺得對不起自己了。

先處理些瑣事,打算中午就到麥士威食物中心(Maxwell Food Center)去吃午餐吧。有沒有搞錯,跑這麼遠吃午餐?其實是那天跟同事去客戶那裡,中午他帶我去過,當時覺得這個地方的東西看起來都很好吃,而且旅遊書上也有介紹,就想說好好的來逛一下。坐公車到Jurong East站後,轉搭捷運到 Tanjong Pagar 站下車,走了大約十分鐘就到了。不過大中午的走路真的有夠熱。
 
到了麥士威食物中心,哇,還是滿滿的人潮。在台灣大家都知道到夜市要買哪一攤,就看排隊的長短就知道了,到這裡也一樣,看就知道不能錯過的一定是那攤『天天海南雞飯』了。跟那天一樣,攤前排了長長的人龍,也難怪旅遊書要特別的提這攤了。那天同事就是帶我們去吃這攤,不過老實講,吃下去是好吃,不過我實在也分不太出來跟別家有什麼太不同的地方。

另一攤很多人的,就是這個『金華魚頭米粉』了,排隊的人潮絕不輸天天海南雞飯,只可惜小弟是不太吃這玩意的,也就罷了。
  
   
最後在猶豫要不要吃比較習慣的揚州炒飯,還是馬來菜的『炒菜頭粿』,最後想想總要嘗試不一樣的看看,就叫了炒菜頭粿來吃了。一上桌就看到一陀黑黑的、軟軟的東西在盤子裡,心裡就在後悔說叫這幹麼?不過,吃下口的剎那,嘿,還不錯吃耶,甜甜辣辣的。只是跟菜頭粿一起炒的那些黑黑的東西到底是什麼,至今我還是不知道。管它的,好吃就好了,再配上一杯冰涼的西瓜汁,也是很享受的呢。我好像已經習慣吃飯要叫一杯冰果汁相配了(當地人似乎也很習慣這樣),畢竟天氣真的太熱了。回頭一看,原來我叫的那攤都沒人,結果也排了人龍喔,嗯,我還蠻有眼光的嘛!


吃飽喝足,準備往下一站-新加坡河口的魚尾獅公園一遊囉。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文化融爐

終於開始上班囉~~~

到了公司,當然就是一些製式的簡介與說明,然後就是介紹新同事給大家認識。這才發現,公司真是個文化融爐呢!有來自印尼的、菲律賓的、印度的、馬來西亞的、中國大陸的再加上我這個台灣來的,真正的新加坡本地人反而很少。我突然可以理解為什麼新加坡對於外國人的PR(居留權)的政策為什麼近兩年會開始緊縮,我想多少也是要保護本地人的工作權吧。跟同事聊了一下,的確政府在加大公民(具新加坡國籍)與居民(領取居留權)的權益的差異,同時也對取得居留權的門檻提高。看來是愈來愈難拿到囉。

跟這樣多國籍的人交往是很有意思的,不過也是要注意文化上的差異。但首先面對的其實是南腔北調的英文,這真的是有點難的,我也還沒適應口音的問題,往往都得請人家再講一次,不過還好大家似乎也能體諒我這個剛到的人,並不會不耐煩。新加坡人講話喜歡拉長尾音,然後聲調有一點上揚,所以慢慢的我也開始有點這樣的調整。

講到語言,當然不得不提一下新加坡式的英文囉。在到這裡前在旅遊書上就已經看到一些常用的新式英文整理,但真正聽到還是感到很有趣的。譬如我們有時吃早餐會去那些賣土司飲料的攤子,他們稱作Kopitiam,大家注意到了嗎,就是咖啡店的閩南話!有趣吧。他們常用的辭彙,充滿了東南亞各國的色彩,沒有先了解的話,真的不容易懂的。譬如昨天跟同事做計程車去客戶那裡,剛上車時司機先生就問說它可不可以走某某路,我的印尼同事就回答說:『CanCan』,這也是新加坡慣用的說法之ㄧ。後來跟同事去另一個客戶那裡,在聽他們聊天的過程中,客戶就說你們最近做的不錯啊,我同事回答說:『哎呀,Heng啦』,如果不是之前讀過,哪聽的懂是指『運氣好啦』,Heng就是『幸』的閩南話。

了解前因後果後,其實也是很有趣的喔。